导演: | 许鞍华 |
主演: | 萧芳芳 乔宏 罗家英 阿兰·丁 罗冠兰 夏萍 刘洵 Ching Yee Chong Gin Tsang Sin Hung Tam 许鞍华 Fai Chow 方育平 冯德伦 包方 文隽 |
国家/地区: | 香港 |
类型: | 喜剧 |
上映日期: | 0 |
版本: | |
对白语言: | |
评分: | 凑合 |
娥、炳与儿子定一三人是一个小康之家,居于旧楼中。楼下住了娥之家翁、家婆,家翁脾性极怪,与娥一向不和,家婆和霭慈祥,令人喜爱,但家婆忽然在家倒毙,娥等十分伤心,而家翁却毫无悲痛之意,人们都大惑不解.
乃至有一天,家翁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回家后又将肥皂当作牛油来吃。经医生诊断,他患上老人痴呆症。娥便负起照顾家翁之责,疲于奔命,吃尽苦头。最后,三人都同时领会到人生的积极意义,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
本片获1996年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等六项大奖。
萧芳芳将主人公生活在夹缝之中又自强不息的坚强个性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她赢得了多个影后头街。
2002年,导演许鞍华再度拍摄本片的姐妹篇《男人四十》,也获得一致好评。
《女人四十》里,萧芳芳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是更多让我感喟的却是那些老去的灵魂:装扮如仪,唱着老粤曲《凤阁恩仇未了情》的奶奶;忘记了一切,也没有忘记自己昔年的荣光的空军英雄爷爷;还有自知将逝,对住她已然痴呆的丈夫叫“鹏哥”,要他下辈子作自己老婆的霞姨。直看得唏嘘无比,因知道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老去。觉得许鞍华这个女子真是细腻无比,拍的《女人四十》,对准了老人,似乎可以嗅到那些老了带来的气味。
其实是个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每天也都在发生的故事,毕竟任何人家都有老人。但因了被许鞍华看见,被她表达,一切似乎不一样了。那些肮脏的街角食肆,拥挤的电车,逼仄的楼梯间,在她温婉的眼睛里,透出暖暖的光来。居然让我想起了麦兜,麦家碧笔下的香港也是如此温馨的。那些牛腩,丝苗米,鱼蛋,烧鹅,一日一日的散发过日子特有的味道,醇厚而温暖。最喜欢那段夏日的花雪,都是飘飘洒洒的花朵,飘荡在萧芳芳和乔宏老爷子身上,Summer Snow。
电影的音乐是大友良英的东西,开始心里格登,以为这样一个日常得无以复加的故事,何苦要用一个标榜先锋的日本人领了一群鬼子来做?后来发现,居然也不是特别奇怪,而且还和老爷的痴呆相当合拍。可是那些粤曲和粤语老歌,《凤阁恩仇未了情》、《小李飞刀》……想来对香港人的意义一定大过我们这些懵头懵脑的看客。不过,四十岁的人们聚在一起唱《小李飞刀》,也一样被唱张学友,beyond的人哄笑。
饰演霞姨的谭倩红,除了电视电影,当年也是粤曲名角,也唱过帝女花唱得最好的《凤阁恩仇未了情》。老了也就老了,当年也是“九姐妹”的美丽女子的,也做主角的,也不象今日只演着谁的街坊,谁的奶奶,谁当年出堂的丫鬟。而电影里也是,当年的空军英雄,老了也就老了,只认得和自己最不相合的大媳妇,对住陪伴自己,跟在脚步后面跟也跟不上的妻子的骨灰敬礼。
“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今宵人惜别,相会梦魂间……”从开始到结束,这个曲子一直丝丝缕缕,挥之不去。看的太透,反而让人哀伤。就算是朝露,也要营营役役继续着,所以阿娥要站在鱼摊前面等一条鱼死去,要趁超市打折,大包大包提了丝苗米回家,要看顾着不快记忆全部抹杀的公公。而在天台上依稀听见奶奶唱过的曲子,会抱着刚刚收下来的衣服俯下身子,蹲在地上哭泣。这个镜头在电影里颇为长,久久不去,让人鼻酸。感喟的同时不免觉得这个镜头有些残酷,直直的对准了萧芳芳松弛的四十岁的脸,和那些毫不掩饰的眼泪与倔强。
萧芳芳也是老了,那年还是1995年,她还没有因为耳疾隐退。喜欢看她和罗家英在街坊中秋晚会上跳舞,两个人可爱非常,不过还是“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那年罗家英演了《大话西游》,结果因为《女人四十》拿了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可是四十岁是多凄惶的一个年纪,在酒吧里可以叫去过夜的女孩已经有自己女儿大,自己的儿子已经会得为女孩伤心,会得跟她拉勾说:“五十年不变”。
许鞍华还是厉害的,能把这样一个严苛的题材拍得堪称游刃有余,市井风味又不是很过——那些夕阳下老街的空镜足可弥补厨房和菜市的烟火气。想起了亦舒写的一篇小说,里面的女导演说自己是拍文艺片的,虽然孤独,也乐在其中。是否许鞍华亦如是?不过又忆起《女人那话儿》里面的许鞍华,当问到家庭儿女的时候,她脸上那份掩饰不住的黯然与落寞。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空白,她才把家庭拍得那么有声有色,那么温情脉脉?